速凍食品行業產品結構調整和渠道變革持續進行。
今年上半年,8家速凍食品上市企業中,安井食品、三全食品、千味央廚、五芳齋、廣州酒家、惠發食品等6家企業營收、凈利雙增。不過即便雙增,惠發食品依然還是虧損。另外,海欣食品因加大渠道推廣費用投入等,凈利潤大降94.27%。
半年報顯示,預制菜已成為部分速凍食品企業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在傳統商超渠道萎縮的情況下,速凍食品企業集體發力團餐、餐飲、電商、農貿、生鮮連鎖等新興渠道,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6家公司營收、凈利雙增
速凍食品企業在今年上半年整體保持業績上漲趨勢。據新京報記者統計,8家速凍食品上市公司中,有6家企業實現營收、凈利雙增。
從業績規模和增速來看,安井食品繼續穩坐速凍食品上市企業首位。上半年,安井食品營收為68.94億元,同比增長30.7%;凈利潤為7.35億元,同比增長62.14%。財報顯示,安井食品傳統速凍火鍋制品和速凍面米制品營收穩步增長,新柳伍食品、“凍品先生”、“安井小廚”增量帶動預制菜肴板塊業務增長。
其他速凍食品企業業績增長,則受不同的主要因素驅動。其中,三全食品消化掉高庫存原材料的影響后,第二季度在餐飲市場表現亮眼,創新類面米制品實現雙位數以上增長,以肉類為主的速凍調制食品有不俗表現,有望成為其下一階段的主要業績來源?!八賰龉湹谝还伞鼻堆霃N的直營渠道受益于餐飲復蘇,預制菜、烘焙類產品營收均有大幅增長。五芳齋實施“關、轉、縮”和創新策略,上半年門店持續提效,一些分公司轉型為節令食品集合直營店。廣州酒家上半年營收、凈利分別增長21.77%、47%,上半年對月餅、速凍等拳頭產品進行改良升級,新品推動粽子收入增長超過30%。
經歷2021年、2022年的連續虧損后,惠發食品今年上半年盡管實現雙增,但依舊未能盈利,同比減虧44.29%至-3055.6萬元?;莅l食品歸因于業務發展、渠道建設等因素導致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發生較多;雞肉等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較大,生產成本增加,產品毛利降低。
在速凍食品上市企業中,海欣食品凈利跌幅最大。上半年,海欣食品營收增長6.27%至7.34億元,凈利潤下降94.27%至119.07萬元,營收規模位列倒數第一,凈利潤規模位列倒數第二。海欣食品在財報中解釋稱,上半年,公司加大鎖鮮裝營銷推廣投入,加強電商渠道建設,增加了相關推廣費用,以及維護和管理渠道加大促銷力度,給公司短期利潤帶來一定壓力。
預制菜驅動業績
經歷過去幾年的產業及市場布局后,預制菜已成為部分速凍食品企業的主要業績驅動力。
2023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安井食品的速凍菜肴制品實現營收21.99億元,同比增長58.19%。速凍菜肴制品已超越速凍魚糜制品,成為安井食品第一大收入來源。早在2018年,安井食品就著手布局預制菜品類;2022年二季度成立“安井小廚”事業部,聚焦企業端調理菜肴類產品;以輕資產運作模式整合上游中小食材廠家,為全資子公司“凍品先生”貼牌生產面向消費者的菜品;通過收購新宏業食品有限公司、湖北新柳伍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快速布局上游原料淡水魚糜產業及速凍調味小龍蝦菜肴制品。
押寶企業端預制菜業務的還有千味央廚。上半年,千味央廚預制菜銷售收入為3338萬元,同比增長180.4%,并直言預制菜是2023年重點關注的業務。此前,千味央廚已在2022年設立子公司河南御知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從事預制菜研發、生產和銷售。同年7月認購私募基金份額,擬在連鎖餐飲、餐飲供應鏈、預制菜等領域進行投資。
今年重點布局預制菜的還有廣州酒家,上半年推出廣府家宴、佛跳墻、鹽焗雞等十余款新品。海欣食品今年4月宣布,受讓福建東鷗食品有限公司合計51%的股權并向其增資,布局鮑魚預制菜,目前相關板塊有“海欣”“魚極”“優必歌”“百肴軒”“東鷗”五大品牌。自2021年起,惠發食品將預制菜寫入年報,今年上半年其持續深耕預制菜產業鏈,中式菜肴位列其第三大營收項目?;莅l食品還與甘肅省臨夏州政府達成合作,擬共同打造面向“一帶一路”的民族特色美食供應基地和產業集群。
速凍食品企業集體發力預制菜,與行業競爭格局有關。安井食品8月1日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透露,火鍋料行業處于成熟期,目前增速在5%—10%,行業競爭格局是“一超多強”,安井領先優勢較為明顯。速凍面米行業處于成熟后期,行業增速降低,安井在傳統湯圓、水餃、粽子板塊不具優勢,公司將繼續推出企業和消費者兼顧的發面制品,如淄博烤餅等。預制菜肴板塊處于野蠻生長期,行業較大且增速加快,不同細分行業產品、渠道及運營方式差別也較大,安井分三路進軍預制菜肴,目前小龍蝦處于龍頭地位,預制菜肴處于領先地位,未來將通過預制菜肴爆品集群來提升市占率。
傳統商超渠道萎縮
除產品結構調整外,速凍食品行業渠道變革也在進行。
安井食品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物流及生產供應鏈受限等外在不利因素消退,企業端餐飲消費逐漸復蘇,帶動公司速凍火鍋料制品及速凍菜肴制品穩健增長;消費端直營商超等渠道在去年高基數下人流減少,使得該渠道各消費品普遍表現不佳,加之各細分渠道呈現碎片化特點,渠道分流現象較為顯著,速凍面米制品增速受到小幅影響。2023年,安井食品將團餐渠道的開發作為營銷重點。
三全食品也在半年報中稱,上半年餐飲市場復蘇快于零售市場。餐飲企業連鎖化、外賣平臺普及化和家庭規模小型化趨勢日趨明顯,速凍類預制食材和預制食品需求激增。面對消費渠道和場景的不斷變化,三全食品改變傳統的以商超和大賣場為主的渠道銷售方式,增加餐飲企業銷售渠道,開發電商渠道、農貿、生鮮連鎖渠道。
反映在財報數據中,安井食品上半年商超渠道營收為4.44億元,同比下降14.71%,經銷商、特通直營、電商渠道營收分別增長33.9%、67.53%、274.99%。三全食品8月22日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數以及端午節延后影響,公司上半年零售市場收入微降,主要是直營商超部分受影響較大;上半年餐飲市場表現亮眼,社會餐飲業務及大客戶業務均展現出高速增長態勢。五芳齋上半年商超渠道營收下降13.75%至2.46億元,連鎖門店、經銷商渠道營收分別增長35.92%、12.02%?;莅l食品也在上半年拓展直播電商、生鮮門店、一二線快餐店、酒店等新渠道,并與銀行、中石化跨界合作。
與傳統速凍食品相比,“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以自營或加盟早餐店鋪為其速凍食品主要銷售渠道。千味央廚更是主攻企業端市場,主要涉及包括大型連鎖餐飲企業、中小餐飲企業、團餐(自助餐)和鄉村宴席。今年6月,千味央廚披露定增計劃,擬募資不超過5.9億元,用于收購寶味食品80%股權等,向茶飲客戶拓展業務,寶味食品主要客戶包括百勝中國、津味實業等。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速凍食品行業2021年就呈現出傳統商超渠道萎縮態勢。一家速凍食品企業負責人曾告訴新京報記者,疫情之前,速凍食品在商超渠道的銷售就已經下降。長期來看,商超渠道本身在萎縮,購買人次減少,顧客被線上渠道和社區團購分流,進而導致商超速凍食品銷售減少。通過近幾年的培育,速凍食品在餐飲渠道的供應鏈體系已基本建立,新餐飲從業者開始逐漸接受速凍半成品。
隨著各大速凍企業加碼新渠道,企業端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千味央廚在半年報中分析稱,長期以來,速凍面米企業競爭主要集中于消費端市場,以三全食品、思念食品、安井食品為代表的速凍食品企業已經形成充分競爭的市場格局,但隨著餐飲行業集中化、連鎖化和供應鏈社會化的發展,餐飲半成品食材需求日益增強,餐飲端成為新藍海,導致企業端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安井、三全、思念等企業把業務重點向企業端轉移,一方面是因為在傳統消費端業務遇到瓶頸,另一方面也跟目前餐飲供應鏈產業不斷成熟,行業規模不斷擴大有關。
新京報首席記者 郭鐵
編輯 李嚴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