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蘇季)“老師,快看,真的變成了紅色?!?月20日,一堂趣味化學實驗課在北京科技大學實驗樓內進行,來自北科大附屬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們一邊聽講解,一邊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清水五變”的化學實驗。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北科大自然科學基礎實驗中心舉辦“i科學”科普公益活動,將科教儀器、科研教學設施等資源向學生開放。
當天,北科大自然科學基礎實驗中心針對六年級學生推出了“清水五變”“神奇的茶壺”“智能車制作”等三個實驗項目,學校還為每個小組配備了1名主講教師和1名助教。
學生們進行“清水五變”的趣味實驗。新京報記者 蘇季 攝
五杯“清水”依次混合,分別變出“水”、“紅酒”“牛奶”“雪碧”;一壺普通的茶水,倒入杯中,會出現茶水變“墨水”、“墨水”變茶水的神奇變化。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通過親自操作,鍛煉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了解基礎的化學知識。在“智能車制作”實驗中,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一輛小車的拼裝,在玩中學習,產生對科學的興趣。
學生們拼裝智能車。新京報記者 蘇季 攝
“通過制作類科學實踐活動項目,激發學生們對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北笨拼笞匀豢茖W基礎實驗中心副主任趙姍姍介紹,此次科普公益活動面向北科大附屬小學所有年級,且針對不同年級學生推出趣味化學實驗、智能車制作、揚聲器制作、電磁秋千、單筒望遠鏡等多個實踐活動,以提升學生們的科學素養。
高校實驗室擁有一流的教學與研究設施以及實踐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記者了解到,為發揮大學在科普中的作用,今年4月20日,北科大自然科學基礎實驗中心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正式揭牌,學校將科教儀器、科研教學設施、場所等資源向社會開放,開展科普活動。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