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龍喀什河與喀拉喀什河中間區域,這里本是一片沙漠戈壁,自2014年起,一排排整齊的安居房、一座座綠瑩瑩的蔬菜大棚,在沙漠中拔地而起。從此,沙土變成了綠洲。

 

9月6日,“四季看新疆第二季”之“沿著河湖看新疆”主題采訪活動采訪團走進和田地區和田縣經濟新區和諧新村,深入了解這座從沙漠中“長”出來的新村落。

 

俯瞰和諧新村。官方供圖

 

據新區管委會黨工委委員阿依努爾·麥麥提介紹,和諧新村原屬于沙漠戈壁區域,由于人多地少,2014年當地決定在此興建一個新村?!拔乙菜闶呛托麓逡黄鹪诎l展中長大的?!?/p>

 

新村建設過程中,和田縣委結合當地的光熱優勢,同時依托地處兩河中間區域的優越地理位置以及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引進蔬菜大棚種植和滴灌節水技術,在提高水資源有效利用的同時幫助當地群眾改良土壤,大力發展設施農業。

 

“目前全村共有478座蔬菜大棚,平均每座大棚的收入超過2萬元?!焙椭C新村黨支部書記阿不都熱西提·吾甫爾告訴記者,這些大棚,其中137座采取“企業+農戶”模式種植,56座由村民成立的3個合作社種植,其余的由村民自己種植?!胺N什么可以自己規劃,大部分是圣女果、草莓、生菜等等?!?/p>

 

阿依努爾表示,蔬菜大棚的興建得益于北京援疆項目的幫扶,“除了資金方面的支持,還為我們帶來了技術方面的指導?!彼嬖V記者,援疆的技術員會定期到村里給村民們進行培訓,“正是有了行業部門的技術指導,才讓村民們更好地掌握了大棚種植的技術,也因此極大地提高了當地群眾的收入?!?/p>

 

長勢喜人的蔬菜大棚。新京報記者 康晰 攝

 

走進一座蔬菜大棚,綠油油的生菜長勢喜人。該村的蔬菜種植技術員劉兵介紹,“我們采用無土栽培與水肥一體化相結合的種植方式,已經實現蔬菜一年三茬供應?!?/p>

 

劉兵是河南周口人,來到和諧新村已經5年了,他告訴記者,“我是2018年來到這里,就是因為政策好,政府提供各種設施,給農戶們提供幫助?!爆F在,劉兵在這里擁有137座大棚,吸收100多名當地人就業。他自豪地表示,“他們在我這里工作,我教給他們技術,等他們熟悉了如何種植,也可以自己去承包一個大棚?!?/p>

 

當地村民正在采摘蔬菜。新京報記者 康晰 攝

 

“這些大棚前期有一定的投入,但是投入了之后差不多可以用十年?!眴柤笆杖?,劉兵告訴記者,“我的每個棚凈利潤大概5萬多?!蓖械挠浾咚懔怂?,“您有137個棚,每個賺5萬……老劉,我不走了,我跟您一起種大棚吧!”

 

蔬菜種植技術員劉兵。新京報記者 康晰 攝

 

和諧新村現有維、漢、 回、藏、苗、土家、彝族等7個民族,各民族群眾在共同工作和生活中,自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嵌入式居住的格局,營造出“大雜居、小聚居、互相交叉居住”的團結、和睦、尊重、包容、理解、互幫互助的和諧環境。

 

新京報記者 康晰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