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張赫)隨著2023北京文化論壇日益臨近,作為其重要配套活動之一,“大戲看北京”2023展演季如約而至。9月9日晚,“大戲看北京”2023展演季在天橋藝術中心正式啟動,上演北京演藝集團出品、阿云嘎主演音樂劇《基督山伯爵》(中文版)。


阿云嘎主演音樂劇《基督山伯爵》(中文版)劇照。主辦方供圖


本屆展演季以“文藝展新姿 精品獻人民”為主題,共設大劇場展演、小劇場展演、精品演出進高校、“北京國際電影節”秋季展映、戲劇沙龍、云劇場等六大單元,金秋時節為首都觀眾奉上精彩文化盛宴。


1、大劇場展演單元精選品質大戲


作為展演季的主體單元,大劇場演出通過專家評選、定向邀約等方式精選30部劇目在京演出,構成展演的大戲方陣,演出單位來自中央、北京和多個省區市的文藝院團以及民營演出機構、國外演出團體。展演劇目涵蓋話劇、舞劇、歌劇、音樂劇、戲曲、音樂會等多種藝術門類,類型豐富、風格多樣、各具看點。


將于15日首演的原創話劇《西去東來》講述東來順120年傳承發展的文化歷史;集“五個一工程”和“文華大獎”于一身的舞劇《五星出東方》再次登臨天橋藝術中心;原創音樂劇《覺醒年代》在世紀劇場連演8場;喜歡戲曲的朋友將欣賞到京劇《鎖麟囊》、昆曲《國風》、評劇《蒲柳人家》、北京曲劇《正紅旗下》、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紀念碑》、長沙花鼓戲《花豬司令》、豫劇《太行之子》等名家主演精品佳作;還有面向少兒觀眾的大型奇幻舞臺劇《猴王·花果山》和倫敦西區原版親子劇《恐龍世界LIVE》等。


展演季啟動現場。


2、小劇場展演單元呈現多元演藝格局


小劇場展演單元著重展示推介北京豐富的演出業態,各類新空間、新劇場以及戲劇的“新玩法”。在繁星戲劇村、小柯劇場、鼓樓西劇場、南鑼劇場、蜂巢劇場、開心麻花A66劇場、77劇場、顏料會館、三里屯愛樂匯、朗園vintage虞社演藝空間等14個城市小劇場和新演藝場所里,歌舞劇、話劇、戲曲、音樂會等各類演出活動以更年輕化的樣態和創新表現方式輪番上演,沉浸式、體驗式劇目應接不暇,演藝與科技有機交融,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充分體現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在演藝市場的創新創造活力。


3、精品演出進高校單元打造“青春態”展演品牌


遴選10部精彩劇目走進北大、清華、人大、北舞、首師大、建筑大學、印刷學院等高等院校,讓年輕學子與高品質劇目親密接觸。北京曲劇《茶館》走進北京大學百年講堂;人大師生創排的話劇《陜北公學》在人民大學如論講堂上演;北舞師生原創舞劇《楊家嶺的春天》將再次帶領學子們重返延安,激勵大家堅守文藝初心,為人民抒寫時代的春天。同時,圍繞作品組織策劃演后談、主創見面會、藝術導賞等活動,讓更多年輕人了解戲劇、體驗戲劇、愛上戲劇。


4、“北京國際電影節”秋季展映單元打造永不落幕的電影節


精選多部中外優秀影片在保利國際影城、首都電影院等6家影院放映百場,包括希臘電影周、環球精粹、時代先聲、舞臺映像、劇作映像等專題單元,推出一場多國別、多題材、多類型的光影視覺盛宴,讓銀幕大戲和舞臺演出交相輝映。


5、戲劇沙龍單元探訪、點評、解讀大戲好戲


本次展演季招募組成50余人“戲劇觀摩團”,特別邀請王曉鷹、崔偉、宋寶珍、劉侗、楊乾武、春妮、徐健等文化名家作為領銜專家,與資深戲迷、戲劇大V、媒體記者、青年學生共同深入劇場探訪和觀摩,與觀眾一起點評、解讀、交流觀感體會。展演季期間每周舉辦沙龍活動,由領銜專家牽頭,展演劇目主創參加,圍繞中國當代戲劇的表達與創新性發展、戲劇與城市、藝術與科技融合發展、戲劇—新空間與新消費等主題與戲劇愛好者共同交流探討,展望戲劇未來。


6、云劇場單元營造濃厚戲劇氛圍


在推出豐富多彩的線下演出和活動的同時,北京時間、抖音等互聯網平臺同步推出展演季“云劇場”專區,遴選50部經典劇目進行線上展映,發布展演作品介紹、重點劇目導賞等,打破劇場區隔,讓更多熱愛戲劇的朋友同看戲、共賞析,打造戲劇的節日。


音樂劇《基督山伯爵》(中文版)演出前觀眾紛紛在劇照前拍照打卡。


據悉“大戲看北京”2023展演季期間,更多惠民舉措將令精彩演出“觸手可及”?;菝裎幕M季特別設置“演藝京城”板塊,投入惠民資金1400萬元,推出滿減、買贈、免費觀演等折扣活動,預計惠及市民群眾60萬人次。展演季依托大麥網票務平臺,專門針對展演劇目推出觀演優惠活動,將發放面值100元觀演優惠券1萬余張,通過購票抵扣和滿減優惠,讓更多市民群眾走進劇場,欣賞到高質量的舞臺藝術,進一步帶動帶熱首都演藝市場。


展演季期間,觀眾可通過“大戲看北京資訊”官方微信公眾號隨時查看相關信息。同時,“演出搶鮮看”微信小程序將推出展演季劇目介紹、惠民購票、藝術導賞等專欄信息。


編輯 吳龍珍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