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集采藥品落地再進一步。繼3月底公布中選結果后,上海地區中選藥品和備供藥品4月23日開始掛網,申報掛網截止時間為5月16日。國家醫保局此前曾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各地及中選企業做好中選結果落地實施工作,確保全國患者于2023年7月用上本次集采降價后的中選產品。
 
上海地區中選藥品和備供藥品開始掛網
 
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標采購事務管理所4月21日發布通知,4月23日起,企業可登錄“上海市醫藥采購服務與監管信息系統”進入“藥品申報”子欄目,在掛網類型中選擇“第八批全國藥品集采上海地區中選及備供藥品”通道申報藥品相關信息。
 
此次申報掛網截止時間為5月16日。與以往多批次集采不同的是,企業申報時須在“申報情況說明”中注明“主供”或者“備供”,這與此次集采的新規有關。國家組織藥品聯合采購辦公室今年3月初公布的文件顯示,針對氨甲環酸注射劑型、丙戊酸鈉注射劑、那屈肝素(那曲肝素)注射劑、依諾肝素注射劑和呋塞米注射劑5個品種,采取“主供+備供+第二備供”的方式,即若同品種中選企業數≥3家,在中選企業主供地區和備供地區確認后,由各省醫保部門從同品種中選企業中再選擇一家第二備供企業,第二備供企業須不同于本省的中選企業和備供企業。
 
業界認為,此次規則調整,是為了更好保障集采藥品供應。新京報記者統計發現,在已經落地執行的集采藥品中,違規現象時有發生,并以藥品質量相關問題居多。聯采辦負責人此前也表示,將繼續加強質量保障,堅持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嚴守質量底線。此次集采在替補機制方面也明確,中選企業出現中選品種不能及時足量供應或取消中選資格等情況,致使協議無法繼續履行時,所在省份可由確定的備供企業供應相應中選品種。當確認的備供企業不能滿足供應需求時,所在省份可啟動增補備供企業供應流程。增補的備供企業從該品種其他中選企業中確定,該品種按增補的備供企業中選價格進行供應。
 
39種藥品采購成功,平均降價56%
 
第八批國家藥品集采共有39種藥品采購成功,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6%,按約定采購量測算,預計每年可節省167億元。
 
此次集采,共有251家企業的366個產品參與投標,最終174家企業的252個產品獲得中選資格,包括5家國際藥企的5個產品和169家國內藥企的247個產品,投標企業中選比例約70%。平均每個品種有6.5家企業中選,供應多元化和穩定性進一步增強。
 
2018年以來,國家醫保局組織開展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共納入333種藥品,平均降幅超50%。
 
同以往的集采類似,第八批集采藥品也涵蓋了多個治療領域,具體包括抗感染、心腦血管疾病、抗過敏、精神疾病等常見病、慢性病用藥。其中,共有14個全身用抗生素被納入,占比達到34.15%,包括奧硝唑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鈉注射液等。米內網數據顯示,這14個品種2021年在中國公立醫療終端的銷售規模合計超過295億元。此外,關注較多的抗流感藥物磷酸奧司他韋干混懸劑也在集采名單之中,中標結果顯示,該藥最終由博瑞制藥(蘇州)有限公司、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江蘇江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漢瑞藥業有限公司受托生產)、哈爾濱市康隆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南京海納制藥有限公司受托生產)、蘇州二葉制藥有限公司、Hetero Labs Limited等多家企業擬中標,平均降價83%。中標價格最低的為博瑞制藥(蘇州)有限公司,規格為0.36g×1瓶/盒的藥品,中標價格為15.99元。還有部分藥品降價明顯,如常用降壓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降價48%;治療早產的阿托西班注射劑集采前單支價格超過千元,此次集采降至平均240元/支,降幅80%。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