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經過無數次時空轉換依然閃耀在人民心中;他的故事,跨越半個世紀依然歷久彌新;他的精神,久經傳頌依然風華正茂。
他,就是雷鋒。
這個平凡的解放軍戰士,以22歲的生命,為世人樹起了一座“為人民服務”的不朽豐碑。而今,重溫他的事跡,我們依然能獲得人生啟迪,汲取奮進力量。
今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60年來,學雷鋒活動在貴州大地持續深入開展,雷鋒的名字家喻戶曉,雷鋒的事跡深入人心,雷鋒精神滋養著萬千貴州兒女的心靈,激勵著他們無私奉獻,為人民服務。
薪火傳承 生生不息
義務救援178次,總服務時長3986小時——這是黨員鄒鑫4年時間參與志愿服務的數字見證。
鄒鑫是貴州省郵政保安押運有限責任公司遵義市分公司押運業務管理、遵義市藍天救援隊原隊長。2022年4月14日,在大方縣參與水下救援,他下潛后不幸遇難,將43歲的生命定格在了救援事業第一線。2023年3月,鄒鑫入選第八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
鄒鑫去世后,他的兒子、妻子和母親重拾他的事業,成為遵義市藍天救援隊的志愿者,繼續為當地的救援事業作貢獻。他生前組建的救援隊也已從成立之初的幾個人,成為擁有45名正式隊員,26名預備隊員,200余名志愿者的龐大隊伍。
這是榜樣力量,這也是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璀璨光芒的最好例證。
1963年3月,毛澤東同志親筆題詞,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從此,“雷鋒”這個名字響徹心扉,一代又一代貴州兒女繼承他無私奉獻的精神,讓雷鋒精神以星火燎原之勢在貴州大地生根發芽——
加入“寶貝回家”尋親志愿者團隊8年來,大方縣供電局市場營銷部工作人員胡朝臣成功幫助40余個家庭團圓,在他的感召下,全縣已有19人加入該組織;貴州開心外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飛,傾心關愛老年人,并帶動更多愛心人士加入關愛老人的隊伍中來,深情溫暖了老年人群體。
胡朝臣(左三)和“寶貝回家”畢節志愿者合影(受訪者供圖)
從一個人的奉獻到一個群體的效仿,從一代人的信仰到另一代人的傳承,貴州志愿者的身影處處可見,他們將自己融入志愿服務的日常,讓貴州志愿精神薪火相傳,讓學習雷鋒精神蔚然成風。
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
從一位丟失孩子的可憐父親成長為幫助千萬人的楷模,興義社會義工聯合會發起人、會長唐留兵坦言:“一路走來雖然經歷了很多艱辛,但收獲更多的是幫助他人的感動和快樂?!?/p>
益路十年,初心不改。在唐留兵的帶領下,興義社會義工聯合會累計開展各項志愿服務及家訪2000余次,募集善款及經手愛心物資千萬余元,參與活動3萬余人次,服務時長15萬余小時,幫助了10余萬人次。
一次次手心向上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景,無一不在昭示著雷鋒精神的為民情懷,感召著人們做出善行義舉,為更多困難群體找到希望的曙光。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敝販乩卒h事跡,他為人民服務的熱情穿越半個世紀依然令人動容。
60年來,貴州各地志愿者懷揣著這份令人動容的“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情懷,不斷將為人民服務引向深入,積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15年前,黔西市中建鄉紅板小學學生學習和生活困難的一則帖子感動了王遠貴,他牽頭組建了“貴州愛心之家志愿者支教團”,開始了鄉村支教的道路。如今已成為貴州省優秀志愿者的他,帶領團隊圍繞陽光助殘、關愛行動、愛心幫扶、鄉村教育等領域開展志愿服務,將關心和關愛送給有需要的群體,目前已籌集資金3000余萬元,募集幫扶物資價值2000余萬元。
貴州省青年志愿者服務基金會理事王遠貴(前排左三)
一場場支教活動、一次次幫扶行動、一聲聲暖心話語……貴州廣大志愿者用行動踐行雷鋒精神,深入基層一線,精準對接群眾需求,真正做到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辦民之所需,切實將志愿服務開展到群眾的心坎上。
微光成炬 滴水成海
“我們希望每一位志愿者都能夠像鄉村的螢火蟲一樣,力所能及地用綿薄之光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給需要的人帶去希望?!闭f起創辦貴陽市花溪區螢光公益志愿者中心的初衷,該中心的聯合創始人李偉這樣說。
螢光公益籌備于2015年5月9日,是貴州省高校第一家以“公益”命名的大學生公益團隊,該團隊主要針對“一老一小、一殘一困、一青一特”等群體廣泛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項目。
目前,螢光公益志愿服務范圍已覆蓋貴州省33個縣區,捐贈發放愛心物資價值178萬余元。
點亮一盞燈,簇起一團火,就能溫暖一群人。
赤水創新實施以新時代“茶館嗑子匠”為品牌代表的一系列志愿服務項目,自2018年以來,發布志愿服務項目9000余個,志愿服務時長超過160萬小時;常態化開展夜間巡邏、技能培訓、鄰里糾紛協調……遵義市匯川區上海路街道烏江恬苑社區由700多名黨員和群眾志愿者組成的“鐵腳板”志愿服務隊伍,溫暖了社區的每個居民。
赤水市“茶館嗑子匠”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從一點微光到光芒萬丈,貴州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志愿服務事業中來,他們的愛心猶如小水滴一樣匯聚起來,最終成了愛的海洋,壯闊新時代貴州精神的歷史洪流,鼓舞貴州兒女奮力書寫新征程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 ━ ━ ━
來源:天眼新聞
編輯:張輝丨責編:丁一丨編審:張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