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3月10日,“26歲男藝人蔣智豪肺癌晚期”的消息登上熱搜。其在微博中表示自己消失的這段時間里,一直沒有閑著,在努力地和病魔作斗爭。并說,“這個病讓我最愛的媽媽在6年前離開了我,沒想到這么快到我自己身上了?!蹦缸油挤伟?,難道肺癌真的遺傳嗎?
圖片來源網絡
肺癌與很多其他惡性腫瘤一樣,發生機制迄今都沒有完全研究清楚,我們的教科書中總結的一句話就是惡性腫瘤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無論如何,遺傳因素在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中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肺癌的家族聚集性發病臨床上并不少見。1963年,Tokuhata就首次報告了肺癌家族聚集現象。
相關研究提示:一級親屬中有肺癌患者,家族其他成員患肺癌風險大約增高2倍,這種傾向在女性非吸煙者中更顯著。如果家族中得肺癌的人為2個以上,且發病時年齡小于50歲,那么家族中其他人患肺癌的風險更高。
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種容易遺傳的惡性腫瘤:
01
乳腺癌
乳腺癌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流行病學調查發現5%到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與遺傳性乳腺癌相關的基因是BRCA-1、BRCA-2,30歲以下乳腺癌患者中25%~35%屬于遺傳性乳腺癌。
具有BRCA-1、BRCA-2基因突變的人群,即使年輕時未患乳腺癌,50歲以上乳腺癌發病也會顯著高于其他人。男性遺傳了BRCA1/BRCA2基因會增加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風險。
少數情況下,其他遺傳綜合征例如Li-Fraumeni綜合征和Cowden綜合征也會引起遺傳性乳腺癌。
02
卵巢癌
BRCA1/BRCA2基因突變還會增加患卵巢癌的風險。研究顯示,大約有5%-15%的卵巢癌患者,都有至少一種BRCA基因突變。
遺傳性卵巢癌平均的發病年齡為52歲,有卵巢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結直腸癌家族史的患者,卵巢癌的發生明顯升高。
03
胃癌
胃癌大部分為散發型,不過也具有一定的遺傳易感性。胃癌分為腸型胃癌和胃型胃癌,胃型胃癌跟家族的遺傳有一定的關系,而腸型的胃癌跟遺傳關系不大。遺傳性彌漫性胃癌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主要與CDHI基因的胚系突變有關。
遺傳性彌漫性胃癌患者被診斷出患有胃癌的平均年齡為38歲,惡性程度高,常表現為“皮革胃”。女性CDH1突變基因攜帶者患乳腺小葉癌風險明顯增加。
04
腸癌
與遺傳性結直腸癌相關的基因分為兩種,一個是APC基因,APC基因突變可導致家族性腺瘤性息肉?。‵AP),其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幾乎100%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會在40歲前發展成大腸癌。
還有MLH1、MSH2、MSH6和PMS2基因。具有這些基因突變,可導致MMR蛋白表達缺失,從而引發腫瘤。林奇綜合征的發生與這四種基因突變有關。最常表現為遺傳性的結直腸癌,患者發病時相對年輕,大部分在50歲之前,而且結直腸癌大部分是多發的,先出現于右半結腸,后續出現于左半結腸,進一步發展可到直腸。
林奇綜合征不僅會導致結直腸癌,還會導致其他系統惡性腫瘤,例如泌尿系統的膀胱癌、輸尿管癌、腎癌等,還有消化系統的胃癌、胰腺癌以及一些較少見的小腸癌,女性還可出現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
05
鼻咽癌
鼻咽癌發病呈現明顯的家族聚集現象,鼻咽癌患者的親屬,尤其是一級親屬的患病風險大大增加,且發病高峰年齡明顯前移,部分親屬患病年齡甚至可提早到20-35歲。
目前,一些鼻咽癌易感基因已經在高發家系和散發人群中被確定了,這些基因在鼻咽癌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
本文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介紹
胡洋
上海市肺科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副主任醫師
簡介:中國康復學會呼吸病分會科普協作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抗疫科普戰之隊專家組成員,頭條防疫專家團專家,字節跳動專家顧問團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