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陳琳)《新京報》3·15調查曝光的低價牛羊肉片,實際上是添加了各種食品添加劑的“調理肉片”;央視3·15晚會上曝光的“泰國香米”,是用香精勾兌而成的大米。記者了解到,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北京各區市場監管局在3·15晚會播出后,立即組織執法力量,對媒體曝光的低價牛羊肉片和“泰國香米”進行突擊檢查。


門頭溝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針對媒體曝光的低價牛羊肉片進行突擊檢查。門頭溝區市場監管局供圖


針對《新京報》曝光的低價牛羊肉片,3月17日,門頭溝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轄區內牛羊肉片銷售主體開展突擊檢查。本次檢查以雙峪、鑫源和京西興順三家農貿市場為重點,嚴查是否經營媒體曝光的低價牛羊肉片等問題產品,對產品進貨來源、索證索票進行核查,確保經營銷售的食品安全可靠;加強食品經營情況的管控力度,嚴查經營主體是否嚴格履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此次共檢查市場3個次、牛羊肉經營商戶8戶次,暫未發現銷售媒體曝光的低價牛羊肉片產品情形。執法人員要求市場主辦單位提示市場內經營者嚴格做好供貨渠道自查工作。


此外,還對牛羊肉館的電子秤開展計量專項檢查。對使用不合格電子秤的經營主體當場責令整改,共針對2家主體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罰款1000元。同時要求經營者嚴格落實主體責任,自覺規范計量器具檢定等行為。


門頭溝區市場監管局還組織執法力量,對標稱為安徽省淮南市壽縣永良米業、壽縣金鼎食品有限公司等廠家生產的大米開展專項執法檢查。檢查以集中交易市場、商場超市等市場經營主體為重點,對發現的涉案產品依法查封扣押并立案查處。同時針對所經營的大米進貨來源、渠道進行排查,查看進貨商是否有合法資質,銷售的大米是否經過質量檢測,檢驗票據是否齊全,商戶進銷貨臺賬記錄是否完整,檢查經營商戶的庫房存儲及銷售情況是否有異常。執法人員在檢查過程中對經營負責人提出要求,要提高安全經營責任意識,嚴把進貨第一關,保證大米的質量安全,杜絕購進、銷售不合格、勾兌香精的大米。截至目前,共檢查市場2家次,經營主體11戶次,暫未發現曝光地區“泰國香米”等品牌的大米。


東城區市場監管局組織執法力量從快從嚴開展專項檢查,查看轄區流通環節售賣“泰國香米”等食品情況。以東城區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為主要檢查對象,重點查看進貨商品資質是否齊全;進貨臺賬及索證索票是否齊全。同時持續加大兩品一械(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驕陽行動”專項執法力度,確保醫療美容機構購進和使用藥品質量安全,并對12315、12345等渠道反映的涉及兩品一械違法行為線索予以及時核查。持續加強對轄區醫療美容器械使用單位的檢查力度,重點查看是否存在違法使用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行為。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反復強調各單位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保證轄區市場秩序以及食品安全平穩、健康。


東城區市場監管局組織執法力量從快從嚴開展專項檢查。東城區市場監管局供圖


朝陽區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部署執法力量對轄區交易市場、商場超市等經營主體開展專項執法檢查活動,對發現的涉案產品將依法查封扣押并立案查處。排查網絡平臺銷售情況,要求平臺經營者第一時間下架問題“泰國香米”,并強化經營主體資質審核。


豐臺區市場監管局東高地街道所執法人員重點檢查商超、米店等市場經營主體,對進入流通領域的大米品類進行全方位檢查。查看供應商供貨資質,查驗包裝上的生產廠家、產品商標等信息,嚴格排查涉事產品。


豐臺區市場監管局東高地街道所執法人員重點檢查商超、米店等市場經營主體。豐臺區市場監管局供圖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