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白領吳曉最近經常翻來覆去難以入眠,每天睡眠時間平均不到4小時,晚上缺覺導致其白天無精打采,工作效率降低。吳曉的弟弟,一名在讀研究生,最近也因為撰寫論文或與朋友聚會,半夜躺在床上醞釀很久才能入睡。
其實,吳曉姐弟并非個例。當下,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工作壓力、朋友聚會、手機娛樂等因素影響睡眠質量。3月17日,由喜臨門睡眠研究院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和知萌咨詢機構研創,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3》在北京發布。報告顯示,16.79%的受訪者睡眠時長不足7小時,10.40%的受訪者睡眠質量自評為“不好”或“非常差”,民眾睡眠時長有待增加、睡眠質量自評有待提升。

《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3》在北京發布。
2022年大眾“睡得更晚、起得更晚”
《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3》顯示,2022年大眾睡得更晚、起得更晚,入睡時間集中在23時至1時,比2021年大眾的集中入睡時間向后推遲了1個小時。10.40%的受訪者睡眠質量自評為“不好”或“非常差”,民眾睡眠時長有待增加、睡眠質量自評有待提升。

圖/《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3》
在影響睡眠質量的諸多外部因素中,59%的受訪者認為寢具因素,如床墊、枕頭、被褥等影響睡眠質量。

圖/《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3》
據介紹,《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3》首次采用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心態調查數據,充分反映了睡眠與美好生活需要、幸福感、公平感等社會心態指標之間的關系。其中,中國睡眠指數調查是迄今為止國內采用定量方法持續時間最長的一項睡眠研究,為研究中國人的睡眠狀況積累了珍貴的數據。報告中指出,提升睡眠質量是關乎個人健康、國家進步、文明發展的重要民生工程。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王利民在報告發布現場表示,在睡眠問題已經成為一種全球健康流行病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睡眠時長、睡眠質量及相關議題。作為第一個正式出版的研究中國人睡眠的學術報告,《中國睡眠研究報告》提供了一個從國家、社會發展和個人健康層面,了解民眾睡眠狀況、解讀睡眠趨勢的新視角。
升級消費觀念,促進睡眠健康
越來越多的人將品質生活、健康生活置于重要位置。英國公共衛生營養學家羅布·霍布森研究指出:床墊性能在使用的10年內會損壞70%,建議5年更換一次,承托力、抗菌性及透氣性下降等問題,都可能導致深度睡眠時間縮短。床墊不只是家具,更是提升品質生活的健康產品。
相較于歐美國家一些家庭平均每3年換一次床墊,49.8%的受訪國人表示已超過5年未更換過床墊。我國居民的床墊更新觀念相對薄弱,針對睡眠產品的消費理念依然亟待提升。睡眠健康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共同推進,不斷更新國民睡眠消費觀。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王俊秀認為,睡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個人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發展狀況,促進不同群體間的睡眠平等,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環。
“在睡覺這件小事兒背后有著星海般復雜浩繁的影響因素?!毕才R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一鋮表示,國民睡眠健康這條探索之路,任重道遠,“在提升國民睡眠水平、助推健康中國建設這條道路上,喜臨門全力以赴?!彼瑫r表示,喜臨門始終堅持科技是推動睡眠健康行業的第一生產力,“從智能床墊到智慧睡眠場景解決方案,喜臨門將不斷加大研發力度,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支撐高質量發展?!?/div>
深耕睡眠領域39年、連續11年調查睡眠指數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主題是“良好睡眠,健康同行”。充足的睡眠是社會公認的健康標準之一。在世界睡眠日即將到來之際,由喜臨門睡眠研究院主編的《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3》的發布,是對國人更好睡眠的又一次積極探索。
2022年,為了更加科學地研究睡眠,喜臨門成立了行業第一個公益研究機構——喜臨門睡眠研究院。2023年,喜臨門睡眠研究院再次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機構,從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視角出發開展睡眠研究,主編了反映中國人睡眠狀況的《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3》。這也是喜臨門連續第11年開展中國睡眠指數調查。
喜臨門聯合中國社科院牽頭推動學術研究,旨在持續記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國人的睡眠變遷,用數據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從而幫助用戶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成立39年來,喜臨門始終專注于健康睡眠領域。目前,喜臨門已形成完善的睡眠生態品牌矩陣,完成了從傳統家具品牌到全球深睡科技引領者的轉變。未來喜臨門將持續關注民眾睡眠情況及變化,創新深睡科技,加快產品研發和品類拓展,用更多科技產品打破國民睡眠困境,引領中國睡眠產業健康發展,助力國民美好生活,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文/鄭明珠
編輯 王琳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