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了一袋5斤泰國茉莉香米,每斤十幾元,花了70-80元,聞起來也有香味,而實際上,該袋大米可能和泰國無任何關系,只是國內本地的稻米,勾兌了香精而已。
十幾年前,在2010年3·15晚會的時候,就已經曝光過“香精大米”!沒想到十幾年后,2023年的3·15晚會,“香精大米”再一次進入了大家的視線。
根據今年3·15晚會的報道,來自安徽本地的兩個米廠,生產的二代泰國香米泰子王和泰國茉莉香米泰公主,都是安徽本地稻,和泰國完全不沾邊,“泰子王”、“泰公主”只是它的品牌名而已,讓不少消費者誤以為原產地是泰國。
以曝光的泰國茉莉香米舉例,雖然包裝上寫的原產地是泰國,但是,據負責人說,都是安徽當地的稻米。泰國茉莉香米和當地稻米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泰國茉莉香米聞起來有股特別的香味,而當地稻米沒有這個香味,怎么辦?購買香精進行勾兌,也就是本篇內容要說的“香精大米”。
據該廠負責人說,在生產大米時,會加入一些特意購買的“香精”,本地大米就變成了“泰國大米”,大概30多噸的稻米,加入5斤左右的香精,如果加多了,氣味過沖,容易被識別。
根據負責人提供的數據,簡單算一筆賬,正常情況下,當地的大米賣給批發商是2.32元/斤,加入了香精之后,變成了所謂的“泰國香米”,價格能賣到2.4元/斤左右,每斤增加了0.08元。該廠一年能賣1000多噸,也就是說,凈利潤最少多了16萬。
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按照當地的大米價格購買,一袋5斤裝,20-30元就買了。而加了香精之后,實際上還是本地大米,但是購買價格卻翻了好幾倍,每袋價格達到了70-80元,花著高價購買的“泰國香米”,可能就是自家種植的稻谷。
香精屬于一種食品添加劑,在不少食品中都有添加,但是,按照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不應掩蓋食品本身或加工過程中的質量缺陷或以摻雜、摻假、偽造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劑。顯然,“香精大米”已經違反了使用標準,在加工生產過程中,以摻假、偽造為目的獲得非法利益。
香精大米吃多了有啥危害?
不少網友看完今天的3·15晚會后說,曝光的泰國茉莉香米泰公主,自己已經吃了好久了,會不會有什么問題?
這要看香精的添加量,以及食用量。如果香精吃多了,確實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比如導致肝功能已成(香精通過肝臟代謝),或者會刺激口腔,出現口腔潰瘍。另外,對于小朋友來說,如果香精大米吃多了,還有可能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
如何分辨是不是“香精大米”?
有朋友會問,自己在超市購買泰國香米或者在網上購買泰國香米時,該如何判斷是真正的“泰國香米”?還是“香精大米”呢?
如果單純通過外觀或者氣味來判斷,難度比較大。外觀不易分辨泰國香米和本地大米的區別,而氣味也不容易辨別,添加香精的目的,就是為了氣味來來。至于以前沒有買過泰國香米,第一次購買的朋友,分辨真假更是難上加難。
針對此,有業內人士給出了一個辦法,用手“搓”,也就是買了泰國香米后,把大米放在手里搓一搓,然后聞手上的氣味和大米自身的香味。
如果搓了之后,手上的香味很重,大米自身的香味卻很淡,大概判斷是“香精大米”。如果手上的香味比較清淡,而大米自身的香味依然很濃郁,則基本可以判斷是真正的“泰國香米”。當然,這種辦法也并不是完全絕對的準確,不過,作為基本的辨別方法也可以了。
前段時間,“科技與狠活”這個詞是熱點,也是大家茶余飯后所討論的內容,關系到食品安全問題,對于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很重要的影響。東西變得好吃了,而食品安全卻沒了保障。
對于此次3·15晚會曝光的“香精大米”,我身邊的朋友反應也迅速,趕緊把家里的泰國香米都扔了,哪怕購買的是真正的泰國香米,也不敢再繼續食用了。用朋友的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啊,寧可不吃泰國香米了,也不能把這些香精吃進肚子里?!?/p>
問問大家,你買過泰國香米嗎?是不是“香精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