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氣溫回升,早春的三月總是讓人那么迷戀,靈動的水、秀美的景又是那么讓人沉醉。

 

早春的周末,蕪湖朱家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里游人如織、熱鬧非凡。長江邊、大橋下,在這個廣受關注的網紅公園一期,水杉林迎風搖曳、“杉”色紅艷,人們在濕地邊牽手踱步,在親水平臺上駐足拍照,享受春日風光。

 

“網紅公園”魅力非凡

 

“以前這里是爛泥灘,又臟又臭、荒蕪一片,根本沒人愿意來!”在網紅公園一期散步的市民何先生告訴大江資訊記者,現在這里景好水好空氣好,真沒想到兩年沒來,這里變化這么大。

 

 

▲蕪湖朱家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一期。楊大偉/攝

 

在蕪湖周邊城市上大學的吳同學趁著周末特意從外地趕來,一睹“紅杉盛景”。她對記者說,早就在網絡視頻上看到了紅杉林的美景,今天親眼所見,果然名不虛傳。

 

 

與一期相隔一條馬路、剛剛建成不久的朱家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二期,同樣魅力非凡,吸引著周邊居民或游客漫步其中。

 

市民王女士是一位“寶媽”,家住網紅公園二期附近。她對記者表示,二期顏值高、內涵豐富,周末的時候她會約上閨蜜,來這里遛娃、拍照、打卡,原來這邊雜草叢生,現在打造成公園,提升了市民的居住幸福感,她很滿意。

 

 

▲蕪湖朱家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二期。田龍/攝

 

大江資訊記者了解到,朱家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一期和二期)位于蕪湖市鏡湖區長江東側,項目總投資3.3億元,占地面積62.2公頃,是“長江大保護”項目朱家橋污水處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一座集碳中和、生態、智慧、景觀、文化運動于一體的開放型水生態公園。

 

 

▲蕪湖朱家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一期。陳潔/攝

 

公園項目所在區域原本是長江大橋下和鐵路周邊的閑置土地,屬于城市環境管理的空白區。原本這里垃圾遍地、雜草叢生、污水橫流,如今,改造后的生態公園,清水岸綠、魚翔淺底,遠觀碧波粼粼,近看水草悠悠,市民和游客蜂擁而至,成為觀光、休閑的好去處。

 

“生態公園”功能強大

 

市排水管理處考核管理科趙瑞向大江資訊記者表示,建設朱家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一方面可為市民提供一個自然、親水、休閑、娛樂的場所,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可以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水資源。兩期尾水凈化生態公園的建成,使得蕪湖市城區再生水可利用量增加了12萬噸/天,這對于城區水環境治理和黑臭水體消除意義重大。

 

 

▲尾水在公園內得到深度處理。田龍/攝

 

據了解,蕪湖城市生活污水經過朱家橋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后已達到一級A國家排放標準,但是這些尾水沒有被直排出去。自公園一期建成后,這些尾水在公園內被深化處理,水質主要指標達到地表IV類水以后,進入了周邊板城垾、保興垾水系,改善了水動力條件、提升了水生態景觀。

 

 

▲公園二期處理尾水能力比公園一期更強。田龍/攝

 

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處陳學峰告訴大江資訊記者,公園二期日處理尾水能力為8萬噸,相比于公園一期日處理能力又翻了一番,經過潛流濕地和生態涵養湖,輔以活水過濾系統,形成交錯的激流、緩流區域,結合水下森林、貝類治污,尾水水質得到極大改善,最終出水補充至蕪湖城區水系,達到活水保質、提升城區水環境的目的。

 

示范城市 城水相融

 

蕪湖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提出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的任務。

 

 

▲蕪湖水清岸綠。楊大偉/攝

 

大江資訊記者了解到,早在“十三五”末,蕪湖市區建成區已完成74條黑臭水體全面治理工作,達到“初見成效”標準,在完成治理任務的同時,我市成功入選全國第三批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并建設完成沃特明渠、小江、浴牛塘和二橫港等一批“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示范項目,再現了“人水和諧、城水相融”的美麗生態畫卷。

 

 

▲元畝塘水系穿過江南春城小區。陳劍/攝

 

進入“十四五”,蕪湖在持續開展城市水環境鞏固提升工作的同時,積極謀劃編制相關專項行動方案。大江資訊記者了解到,在剛剛出爐的《蕪湖市主城區“十四五”城市水環境鞏固提升工作方案》中,蕪湖市目標明確:

 

到2023年底,建立健全防止水體水質反復的長效機制。

 

到2024年底,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平均進水BOD濃度不低于100毫克/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不低于70%,主城區水體基本消除劣V類。

 

到2025年底,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進水BOD濃度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穩中有升,進水BOD濃度高于100毫克/升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規模占比達90%以上,主城區水體消除劣V類,水環境持續向好,IV類水體數量持續提升。

 

 

▲蕪湖水環境持續向好。楊大偉/攝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毕嚓P負責人透露,結合人民城市建設行動,蕪湖市將繼續以提升城市污水收集處理效能為重點,系統開展水環境鞏固提升行動,加快推進海綿城市示范城市建設步伐,持續改善人居環境,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記者:田龍

 

▍編輯:邢嘉

 

聲明: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來源:大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