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鹽應該買哪一種?很多人平時都不會有這個問題。但是,最近的超市貨架上,不知不覺中,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食鹽——低鈉的、加硒的、加鈣的、無碘的……

 

其實,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定期更換一些食鹽,也是一種保持健康的好方法。

 

 

換掉常用鹽,健康更輕松

 

不同種類的食鹽,其實對不同健康需求的人有很大的好處——

 

高血壓

 

低鈉鹽

 

我國是高鹽攝入國家。研究表明,中國南方人群鈉鹽攝入量平均為8~10克/天,北方人群口味更重為12~15克/天,降低鈉含量勢在必行。如果把家庭廚房、餐館、食堂、食品企業等的普通鹽都換成低鈉鹽,全中國就將減少10%以上的死亡。

 

低鈉鹽含有大約75%的氯化鈉和25%的氯化鉀,是一種低鈉高鉀的食鹽代替品,低鈉鹽可以同時發揮減鈉降壓和增鉀降壓的“雙重降壓”作用。

 

心血管疾病

 

加硒鹽

 

加硒鹽是在碘鹽的基礎上添加一定量的亞硒酸鈉制成的。硒元素具有抗氧化、延緩細胞老化、保護心血管健康、提高人體免疫力等功能。同時,硒還是人體內有害金屬的解毒劑。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飯量小的人可以選擇加硒鹽。

 

 

骨質疏松

 

加鈣鹽

 

加鈣鹽是在普通碘鹽的基礎上按比例加入鈣的化合物而制成的,適于各種需要補鈣的人群,可預防骨質疏松、動脈硬化,調節其他礦物質的平衡,以及促進酶活化等。

 

甲狀腺腫大

 

加碘鹽

 

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吃的都是加碘鹽,這是為了預防碘缺乏引起的甲狀腺腫大。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維持人體健康。

 

中國居民膳食碘參考攝入量建議一般成年人攝入量為120微克/天,但是我國大部分地區能夠從水和食物中攝入的碘不能達標,所以需要通過食鹽補充。

 

 

甲亢和甲狀腺腫瘤

 

無碘鹽

 

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山西等省市縣是水源性高碘地區,這些地方日常生活中已經可以補充足夠的碘,所以這里市面上供應的一般都是無碘鹽。同時,甲亢患者和部分甲狀腺腫瘤患者也適合吃無碘鹽。

 

健康提示

 

對于健康人群而言,其實也可以把鹽更換成低鈉鹽,降低鈉的攝入,降低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可以視自己的健康情況決定定期更換食鹽品種~

 

吃鹽太多或太少,對血管都不好

 

除了更換食鹽種類,控制鹽分攝入量對于健康也非常重要。一直以來我們都能深刻認知到高鹽對于心腦血管的損害,鹽攝入過多不僅會使血壓水平升高,而且影響降壓藥物的療效,同時增加高血壓患者靶器官損害的風險。

 

但是與此同時其實完全不吃或者吃太少也不行。國外研究顯示,不論是否合并高血壓,與每日鈉鹽攝人量3~6克的受試者相比,每日鈉鹽攝人低于3克的患者發生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風險均增加。

 

如果鈉鹽攝入不足,機體細胞內外的滲透壓會失去平衡,促使水分向細胞內流動,造成不同程度的水腫。輕者會出現意識障礙,嚴重的會導致心率加速、厭食、惡心等不良反應,醫學上稱之為“低鈉綜合征”。

 

不要太多太少,食鹽有度有方法

 

因此,吃鹽在選擇合適的種類以外,吃鹽太多或者太少,都容易出現健康問題。在控制量之外,也要注意用鹽手法,才能給生活和美食帶來些許樂趣。

 

推薦食鹽區間

 

合理的食鹽控制量為每天3~6克。以一個人一天鹽的攝入量為6克計算,其中2克鹽是人們日常吃進去的食物所包含的鹽量,實際一天炒菜用鹽量應是4克。

 

合理安排放鹽時間

 

一天6克鹽,如果三餐平均,每一餐只能吃2克鹽,這2克鹽炒什么菜都不會太出味。所以有個好方法是與其平均,不如集中,即為有一道菜盡量放相對多的鹽出味,其他菜選擇相對清淡的方法平衡。

 

更換一些調味品

 

放醋,放辣椒,使用薄鹽生抽等代替放鹽都是很好的讓食物味道充足又可以因此降低鹽分的做法。當然,更需要注意生活中的隱形鹽,比如已經使用生抽調味,盡量不要再加鹽,購買零食時候注意食物中的鈉含量等,盡量少吃膨化食品、腌制食品、甜食等超加工食物。

 

 

會吃、會做選擇,不僅僅是對于健康更加便利,實際上也是給生活一些豐富和希望。

 

參考文獻:

 

1.https://mp.weixin.qq.com/s/E3JUfZxzBuELhAA60pXwBA

 

2.鄔時民.鹽吃得太少也致病[J].安全與健康(上半月版).2019年12期.P56;

 

3.朱本浩.食鹽種類多 選用講科學[J].解放軍健康.2015.2.P38;

 

4.張正修.科學吃鹽,飲食才能更健康[J].青春期健康.2017年18期.P40-41;

 

本文圖片來源攝圖網

 

 

來源:常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