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推送規則又雙叒叕改版了
沒“星標”的公眾號,無法展示大圖封面
一不小心大家就“走散”了
拜托老鐵們動動手指頭星標一下吧!
精彩推送不要錯過!
-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第?446?篇 原 創 主 文-
梧州這座城
可以說是曾有多么輝煌
今天就有多么衰落
彼時還是人見人愛“小甜甜”
如今已是人見人厭“牛夫人”
如果不是兩廣地區的人
可能連梧州在哪里都不知道
論存在感
它現在連門口的珠江(西江)都不如
雖是地級市
但你一上街,就會發現:
街上幾乎是老人家的身影
象征活力的年輕人百米難尋
商鋪更是門可羅雀
沒落的痕跡,隨處可見
喂喂!
梧州可是廣府民系、粵語發源地
廣西的風水寶地
更是廣西與廣東連接的紐帶
為什么會衰落成這樣?
01
曾經輝煌的梧州
翻開兩廣地圖
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梧州是兩廣地區的幾何中心
距兩個省會都不會很遠
它剛好在粵桂兩省交界處
市區往東十幾公里便是廣東
又有桂江、潯江、西江三江匯流
占據廣西8成以上的水流量
只需在家門口搗鼓個港口
就可一路直通廣州、香港
梧州市位置范圍示意圖
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
這種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
在整個華南地區都找不出幾個
所以從堯舜時期開始
梧州就一直是
封建統治者治理嶺南的首選
于是此后幾千年
梧州多數時間里,是兩廣地區的
軍事、政治、文化中心
從秦朝的嶺南三郡
漢朝的蒼梧郡治所廣信縣
再到明清時期
皇帝欽定在梧州設立
兩廣三總府
即總督府、總兵府、總鎮府
梧州兩廣三總府圖
圖源@梧州市三總府博覽區
▼
梧州的地位一路上升
在最頂峰的時候
那些來兩廣地區述職的官員
都得先到梧州報個到
再回到自己任職的地方
既然梧州如此重要
那么當侵略者窺視中國時
這里必然是他們所覬覦的
因而在1897年時
梧州開埠通商
成為廣西最早開放的內河口岸
憑著不平等條約
依托西江“黃金水道”
外國的商人紛紛來到梧州
開設洋行、工廠
經營航運、進出口
既傾銷商品,也掠奪原料
這座城市被迫走上近代化道路
迅速成為
華南、西南地區的商貿中心
珠江流域示意圖
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請橫屏觀看)
▼
直到民國,梧州晉升為
廣西最大的商業城市
僅進出口一項,就占了廣西八成
城中水運頻繁、商鋪林立
繁榮程度與香港不相上下
從而號稱“小香港”
當時極負盛名的國立廣西大學
也將校址定在梧州蝴蝶山
廣西大學知行書院
圖源@廣西大學官網
▼
建國以后
由于格局的變化
梧州的地位有所下降
不過依著老本行
綜合經濟實力依然為
“廣西四大金剛”之一
當時的梧州人覺得
梧州肯定能發展更好
只是誰也沒想到
衰落會來的如此突然
02
命運轉折點
我們都知道
我國經濟突飛猛進的因素
是改革開放
是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
也就是上世紀80年代以后
并且伴隨交通模式的迭代
經濟發展結構也發生了改變
比如那曾經輸于梧州的玉林
因黎湛鐵路的開通
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逆襲
原本是小縣城的貴港
也因鐵路帶來發展而撤縣設市
小跑到了梧州前面
黎湛鐵路示意圖
圖源@廣西鐵路志
▼
而梧州呢?
2005年才有第一條高速
蒼郁高速
2009年有了第一條鐵路
洛湛鐵路
在國內眾多地級市開始進入高鐵時代
這座城市才勉強吃上
鐵路、高速帶來的“蛋糕”
有人說梧州的地位比較尷尬
在水運時代
它可以憑借地勢而“一家獨大”
但錯過鐵路時代、高速時代的紅利
經濟發展自然進入困局
民國時期水運發達的梧州
▼
梧州的頹勢如洪水泛濫
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
還是要從08年時說起
當時廣東打算“騰籠換鳥”
將珠三角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轉移東西兩翼
廣西就覺得這是發展梧州的機會
就支持梧州做好承接產業轉移的準備
并在2011年時
成立了以梧州為樞紐的
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
欲推進梧州“東融”
而梧州本身也覺得擁抱廣東會更好
非常積極回應
企圖讓珠三角推一把
印尼主流媒體《羅盤報》
整版刊登《六堡茶飄香世界》的文章
六堡茶是梧州特產
▼
然而行動的確轟轟烈烈
但結果直接讓梧州脫了層皮
珠三角經濟帶發展所帶來的
大城市虹吸效應
是所有周邊城市的噩夢
伴隨廣昆高速G80、南廣高鐵的開通
梧州與珠三角的時空距離
大幅度縮小
成為廣西人口流失最多的城市
馬太效應越發嚴重
2022年的GDP排全自治區第九
被戲稱“桂老九”
可屋漏偏逢連夜雨
梧州承接珠三角的再生資源產業鏈
原是它的支柱產業
但一紙“禁廢令”,產業真廢了
鄰居賀州也承接了“東融”的使命
梧州地理區位作用更低了
賀州東融
▼
也許有人會說
廣西不能財政支持一下梧州嗎?
畢竟人家廣東肇慶
就經常依靠廣東的支付轉移與產業幫扶
但廣西本身窮
2022年的GDP只有2.6萬億
排在全國第19位
何況
底下有那么多城市要發展
又要支持強省會戰略
能給梧州的支持就更少了……
03
兩廣間的寶藏城市
未來的梧州如何發展
我們也無法預知
但就自駕旅行而言
梧州絕對是一座有味道的城市
既然經濟發展不起來
那就讓時間走的慢一點吧!
古老的粵文化
在這片土地上保存完好
倘若你是突然闖入
它的處處“粵”跡
大概會讓你以為來到了廣州
梧州全景
圖源@圖蟲創意
(請橫屏觀看)
▼
遍布全城各地的茶樓、騎樓
嘆早茶、散步的老人家
將旅行者的時間拖入了
那個時間還很慢的20世紀
在梧州最值得看的
還是那些騎樓
即使騎樓遍布整個嶺南地區
但就規模與完整程度而言
梧州騎樓城
是面積最廣、保存最完整的
五百多棟騎樓、約7公里的街道里
梧州粵東會館、海關舊址
思達公醫院舊址、銀號錢莊等等
足以讓一個人從早逛到晚
一覽梧州百年商貿的繁華
梧州騎樓城
圖源@圖蟲創意
▼
戰國時期
珠江流域有一個
備受人們愛戴的女首領
龍母
是珠江流域重要的人文始祖
后人為紀念她而興建廟宇
稱龍母廟
其中又視梧州龍母廟為祖庭
梧州龍母廟依山傍水
桂江在廟前流淌
山上又立著國內最高
38米的龍母立像
在山下仰望就可以看到
雖然龍母廟所在的山并不高
但依然是俯瞰梧州的最佳觀景地
在每年每個關于龍母的節日里
即正月二十一、五月初八
八月初一、十一月初一
來龍母廟朝拜的人難以盡數
絡繹不絕而熱鬧非常
喜歡人多的你,不妨挑個節日
梧州龍母廟
圖源@圖蟲創意
▼
梧州城中
有一處形似廣州西關大屋的地方
名維新里
地處萬秀民主路
維新里是一條古老的街巷
最早叫合益街
為慶祝宣統年間
梧州在兩廣地區率先獨立
故名
取“棄舊圖新”之意
由于維新里曾是達官貴人聚居區
也曾是梧州府衙
中共特委等機構的駐地
因此行走巷道
既能感受梧州曾經的繁華
也可在這時間留下斑駁痕跡的墻下
收取一組有一組民國圖集
沉淪在梧州過去的時光里
梧州
講著粵語
收看珠江臺
卻是一座廣西城市